一曲红楼好了终——听刘姥姥说《金刚经》

编绳手链网|
58
网友提问:一曲红楼好了终——听刘姥姥说《金刚经》
优质回答:

一曲红楼好了终——听刘姥姥说《金刚经》

   西门杏庵

   序之一: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句诗人出自宋·辛弃疾的《鹧鸪天》。意思是说,城中娇艳的桃花李花,一遇到风雨就愁眉苦脸,仿佛世界的末日要到了一般;而农村田野溪头的荠菜花,却星星点点地迎着风雨开放,真正美好春天不在城市,不属于那些娇媚的城里姑娘,而属于村里那些不怕风吹雨打的村姑、村妇。城市所谓的上层社会不过是“城中桃李”罢了,哪比得上“溪头荠菜花”呢?平凡的事物往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天是属于她们的。

   在《红楼梦》的大观园里,刘姥姥作为一个下来的庄稼人,就是一朵“溪头荠菜花”。别看她土得掉渣,穷得叮当响,可是,大观园最后的春色却属于这位农村的老太婆。

   刘姥姥左右逢源,三进荣国府。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何以在贾府里畅游大观园、醉卧怡红院?农村的那种恬淡安宁的田园生活赋予了她淳朴憨厚的性格。这也是一般劳动人民的共同性格特征,这种淳朴憨厚完全是出自人的本性,也就是她的本色。她讲话有趣,像相声、段子,一开口就能逗人发笑,她的语言最是粗俗却又最是有味,我口言我心。虽是乡下人,可是因为年纪在那儿,有阅历和见识。贾母爱听她唠叨,哥儿姐儿们喜欢听她说故事比如,姥姥讲个庙里头抽柴草的故事,还带点悬疑劲儿,不知怎的弄出个红衣女孩来。故事虽被贾母打断,没说完,后来宝玉发痴,还真打发小厮寻庙去了。

   刘姥姥人老心不老,对时尚不排斥,能接受新生事物,尤其她有股子“无知者无畏”的劲头,胆大,不怕说错话,不怕出丑。还特别能自嘲,特别本色。说话不飘,农村人嘛,能飘得起来吗?她知道自己是谁。

   请她来讲佛法,大观园中的众姐妹用不着绷紧面孔,一脸庄严地受累了,大家乐个满堂彩儿。她可以我们轻松愉快中接受《金刚经》的真谛。

   刘姥姥身上有着很多城里人没有的美德,想当年,因为家里穷,实在过不冬,只好厚着脸皮,来到贾府,由周瑞家的引荐,投奔凤姐,得了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她和家人得以度过了难关。到地里秋收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特意送点新鲜瓜果蔬菜来,这是她本能的善良而质朴的情感表达

   这一点是跟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文化的本质相融合的。当时王熙凤的女儿抱着一个大釉子玩,见板儿手里拿着一个佛手,然后她就要。丫鬟就哄着板儿把这个佛手给大姐换了柚子,板儿呢已经对佛手玩腻了,看见那个柚子又圆又香,就换了。

   大家看,后来板儿和王熙凤的女儿巧儿,冥冥之中的缘分,就是佛手指引的结果,佛手就是暗示嘛。所以,让刘姥姥起名,她取个“巧”字,说将来必定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全从这“巧”字上来。巧姐的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休,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里的“刘氏”自然是指的刘姥姥。

   后来贾府被抄,刘姥姥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毅然把以前小姐丫鬟们送她的衣裳仍带到牢里,给她们换上,拉着板儿说:“这些年蒙府里头照应,还读了书,认了几个字”。刘姥姥还竭尽全力救巧姐的命。刘姥姥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刘姥姥实践了儒家的“点滴之恩、以涌泉相报”,是一个有情有义有味的姥姥。

   还记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中刘姥姥的酒令吗? “大火烧了毛毛虫”,“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多少人为这两句简单人浅的话,作了无数篇长篇大论的考证。有人说,红楼梦以花喻人,而且美人,是好女儿家。这里的花儿应该也不例外,所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也是暗指整个贾府的女儿的悲惨命运,也就是花落的命运,后面的“大倭瓜”也说明了这里的花落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死,而是说有些人可能就像花落结瓜一样、落得普通平常。也就是说,贾府最后应该是和普通人家没有什么两样,人丁散落,是一场“飞鸟各投林”的结局

   其实,刘姥姥终究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婆,满口村话,哪有那么多微言大义呢?她夸大观园的气派美丽时,怎么说的?她说,“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闲了的时候儿,大家都说:怎么得到画儿上逛逛!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哪里有这个真地方儿?谁知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

   这就是刘姥姥的聪明,也是她的智慧同时更是她的实诚。

   到底是个实诚人。刘姥姥堪称一个乡村哲学家。请她来说法,肯定更加通俗易懂,尤其是,刘姥姥本来就是贾府败落后残局的一个收拾者,她不需要说得太多,只讲讲她所见证的那些事,就够我们享用的了。

   顺便说一下,我们看的《金刚经》,是由鸠摩罗什翻译、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编辑的。《金刚经》分成32(品)章。六祖慧能说:“谁要想掌握中极真理,就应该直接修习般若波罗蜜法,只要把《金刚经》的精神领会好了,就可以认识自身的佛性,进入般若三昧的境界,功德无可限量。”

   慧能还说:“这是最高的佛法,是专为资质极佳的人准备的,如果是资质差的人听了是生不出什么信仰的。这就好像龙王降雨,大雨降到城镇村庄里,一切都像草叶一般飘飘摇摇,但大雨若是落到大海里,海水却不增不减,依然故我。如果是真有大智慧的人,一听《金刚经》就会顿领悟解脱。”

   序之二: 天妒红颜——红颜未衰身先死

    这个年末,我们被很多爱心故事感动着。在爱心的感召下,人们力所能及地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送去关爱。我们希望冬天充满温情。

    有一个人,同样需要我们去关爱,至少现在还活着。她就是11年前离奇中毒的清华女生朱令。《清华女生11年前离奇中毒 嫌疑人不再沉默》,这是2006年1月11日《新闻晨报》的标题当初到底是不是有人“蓄意投毒”,警方至今都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外界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至今发展到网络热议,这其中,朱令同宿舍的一个女生一直被朱令父母认为是“最大嫌疑人”。

    朱令的美是一种古希腊文化崇尚的美———健康美丽自信贵。她不仅会演奏古琴,还弹得一手钢琴学习也很好,还是游泳健将。朱令的班长张利这样回忆朱令:“她的优秀是自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美的人。”“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她优秀的压力,则是在有机实验课上。每次她都是来得最晚,而又走得最早。在匆匆瞟过实验步骤后,她便一气呵成地开始操作。其动作熟练、麻利。在她身边,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是否选错了专业。”

    莫非真应了那句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生于1973年11月的朱令1995年因铊中毒后,这位美丽的清华女生变成了一个瘫在床、五官扭曲、神情痴呆的废人。难道真的是天妒红颜?母亲朱明新这样描述女儿现在的情况:大脑开始萎缩,智力下降到幼童水平;视力很糟,只可辨别不到一米远的手指数。大小便不能自理。

    我想任何人看了这样的消息都无法平静。太痛心了,太遗憾了,太不可思议了,太令人费解了。更让人痛心的还有:她的姐姐吴今在考入北京大学后第二年与同学春游时失踪,3天后在一个悬崖下找到了她的尸体!生养两个天才女儿的朱令父母经历怎样的苦难?常人实在难以想象。

   我想,不同的人对朱令事件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人会追问真相,有人会联想到个人的经历。甚至还有人善意地设想:如果朱令某一方面不太优秀,如果朱令的出现不给身边人压力,如果朱令能学学老子的哲学、大智若愚一点,如果朱令学学佛学,学学禅宗,不表现得太出色,不给周围人压力,那么,她的结局是不是可以避免?也有人说,人在社会上生存,不能太穷,否则受歧视;不能太有钱,否则像那些大款到银行取钱都要带着若干保镖,累;也不能太有名,太有名了,走到哪儿都可能被认出来,隐私和自由都被牺牲掉了。同样,太优秀了易遭来嫉妒。

   妙玉、林妹妹,哪一个美女的下场不令人感叹?看看宝黛钗三人的纠葛: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红楼梦中身在官宦之家的薄命女子的描述。各首判词中用隐晦的诗境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照应了红楼梦“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主题。也反应了中国千年以来女性的悲哀。

   一曲红楼好了终

   几回春秋几回愁

   欢歌宴饮乐已尽

   惟有春水向东流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