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金刚经评述下部(转载)

编绳手链网|
56
网友提问:林洛——金刚经评述下部(转载)
优质回答:

  金刚经评述(下部)

   4.16.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这里先要说明佛道理论的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

  所谓三世因果业感之理,即现在世的苦乐乃过去世善恶的业报,而现在世善恶业又感未来世苦乐之果;现在的因招致未来的果,因果连续而有无穷生死,此乃迷界流转的相状。

  六道,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称为六道轮回。

  因果的事情,过于玄虚。

  佛陀说:须菩提啊!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他们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天人恭敬,却被人轻贱,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在前世所种的罪业。

  这里是一个问题啦,平时我们说佛家思想迷信,重要的就在于什么轮回啊,报应啊,认为是麻醉人民。

  可是我们需要分清主次问题,这一章到底是讲些什么,重点在哪里不要把我们的偏见和迷信强加给佛陀,佛陀可是不会承认自己没说过的话哦。

  其实啊,佛拿自己在开涮呢。

  如果我们以为佛是自嘲,那就是我们被佛给涮了。

  我们可以看,佛陀前面提到了善男女们,他们有钱,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用七宝塞满,事实上可能吗?

  我们全世界的七宝加起来,一个湖都塞不满。

  其实佛前面说的都是打比方,说比喻,只是一步比一步夸张

  到这里,佛开始说他自己的功德了,其实也是比喻,你要以为真的,那就是你理解错误,不要说佛陀在这儿宣传封建迷信。

  佛陀说,我想到前世,历经了无数无量的劫数。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无数量佛,且尊重每一位佛都一样无一不全心全意的供养。

  这样的功德应该很了不起了吧,佛陀的功德啊。

  可是佛陀马上接着说,如果后人持诵此经,见自本性,永离轮回,他持经所得的功德,比我以前供佛的功德,还胜过无数倍。

  《红楼梦》甄士隐的《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霄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佛陀所的功德很明白,其实就是安心。

  佛陀一直在诱导我们,功德啊,福报啊,让我们以为好日子来了,要想得到好日子,就得虔诚礼佛,做善事,其实都是骗我们的。

  佛陀为什么骗我们,那是为我们好,红尘万丈,烦恼无数。佛是以大慈悲心来骗我们。

  其实悟了佛道,哪有什么福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悟道,也不需要福报了。如果以为佛就是空,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用客气,让人没有进取心,甚至可以杀人放火,那都错了。

  佛道其实是一种理念。

  我们还记不记得

  佛陀说的,众生平等。

  佛陀说的,慈悲心。

  佛陀说的,金刚意志,般若智慧

  你看众生平等吗?

  这点做不到?

  一边凉快去吧,自己好好反省一下

  4.17. 第十七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这一品好长啊,想偷懒都不行。

  我们还是来说关键词吧,这一品中提到了菩萨。

  在第十六品中,我说过你不懂的众生平等,就一边凉快去。

  有人就会这么问我,那么你认为是不是众生平等呢?

  我会很坚定地告诉他,不。

  呵呵,我都在一边凉快这么久啦,你还在苦苦思索,自找罪受?

  我不是早叫你到一边来凉快吗?

  你就是不明白,我也没办法

  其实众生本来就不平等。

  你抱怨不平等,并不是为了大家平等,而是希望在不平等的现实中处于支配的地位,而不是被支配地位。

  这样的皇帝轮流坐对谁能有好处,难道还异想天开的奢望学佛、行善会有这样的福报?

  实在是找错方向了。

  有一次一个同事说,他这段时间运气挺不好的,需要去拜拜菩萨。

  我马上就接口说,好啊,最好你顺便帮我也去拜拜,让我也有点好运气。

  同事这下可火了,说,拜菩萨这种事情还能代替的吗?真是没诚意。

  我笑了笑,没说话。

  心里想:诚意?难道一定要跑到庙里,给那些花和尚一点钱,去磕几个头就是诚意?

  诚意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给菩萨一点好处,菩萨就回报更大的好处给这个有“诚意”的人?

  经常听说某某山上,或者某某庙里的菩萨挺灵的,然后整天是有钱人开着小车去拜,堵得路上水泄不通。

  这些是菩萨吗?

  我说这些是妖魔鬼怪。

  如有这些菩萨有灵,那么我就毫不客气地骂。

  菩萨,你这个混蛋。

  我为什么敢骂菩萨。这是有道理的。

  菩萨不是这么个作为

  佛陀说啦,真如清净才称之为菩萨。

  度生本是菩萨份内的事,如果他执着一念,认为他是菩萨,应该灭度一切众生,便有我相的观念,就不能称之为菩萨。

  更不用说什么行点小恩小惠来换大的好处。

  越灵验,越是假菩萨,那些庙里的和尚也都是假和尚,你相信,以为现在能得到好处,其实最后一定会吃大亏。

  我骂的可不是真的菩萨,而是世间这么些假菩萨。

  假菩萨也是菩萨,我这么一骂,其实也把真菩萨给骂进去了。

  佛陀又说啦,如果菩萨说,我应当庄严整饰佛的刹土,也是着于相,不可称之为菩萨。

  也就是说,如果菩萨认为他自己是菩萨,认为我骂菩萨就是骂到他了,那么他也不就是菩萨,就算他以前是真的,现在也不是了。他执著于菩萨的相了。

  佛陀说,菩萨能大彻大悟,通达无我无法的人,才可以称之为菩萨。

  大彻大悟的菩萨,根本就不会在乎我说什么。

  所以我肆无忌惮,你说会有报应,那肯定是妖魔鬼怪的捣乱,要不就是人在捣鬼。我在网上写写文章,总有人发垃圾邮件,总有人搞病毒送过来,真是求佛无道,捣鬼有术。

  这么些假菩萨,一定要骂。

  菩萨我可以骂,但是别人不能乱骂。

  你乱骂了菩萨,搞不好就有因果报应。

  我能骂,那是我理解了佛道,我用骂菩萨来开导你,使你震动,使你怀疑,使你看清楚

  我能骂,是因为我没有畏惧,我没进入魔道。

  有人觉得自己肆无忌惮,什么也不怕,上帝啊,佛祖啊,信用啊,良心啊,他也可以骂。

  这样骂就会有报应。你没有信用,信用就会报应你,你没有良心,良心就会报应你。佛祖,佛道,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人信佛,把佛供奉起来,每天顶礼膜拜,敬畏的不得了,生怕亵渎了,生怕佛生气。

  他也不能骂。

  其实佛有这么容易生气吗?

  佛都不知道什么是生气,还会降罪于你?

  但是这样人要骂了,他心里会怕,暗鬼生疑,一样有报应。

  这个报应就是你自己找的,也是佛给你的启示,你的怕,其实就堕入魔道了,佛就给你惩罚了,

  所以说,还不明白的人,没明白之前,千万不能乱骂。

  我骂菩萨,那是启发,不是真正的骂菩萨。

  千万不能为了骂菩萨而骂菩萨。

  就像济公活佛一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是超度。没到那种境界,就想学着喝酒吃肉,那是为自己的恶行找借口。

  漂亮话人人都会说,问题是你要做到,要心里明白。

  没有菩萨心肠,没有悲天悯人,说什么都是废话。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好菩萨,原谅我吧。

  4.18.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一品中讲的是眼和心

  眼有五种。

  肉眼,凡遇有障碍之物质,肉眼即不得透视。

  天眼,能见因缘形成之诸假象,但不见实相。

  慧眼,能见空理,然于他人并无利益之处。

  法眼,能令他人至菩提,但不知有方便道。

  佛眼,能知见所有一切。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末载,凡夫具足肉眼、天眼。二乘修观法,由证入悟境而言,具足法眼、肉眼、天眼三眼;若由悟之作用而言,则具足慧眼、肉眼、天眼三眼。菩萨由入菩提而言,具足慧眼、肉眼、天眼三眼;若由菩提之作用而言,则具足法眼、肉眼、天眼三眼。佛则具足五眼。

  准此,依五眼之次第则分别指凡夫、天人、二乘、菩萨、佛之眼。

  佛陀说,他就具有这样的清静五眼,所有众生的心思,随情而迁,逐境而生,种种心思颠倒妄想,他都能看见。

  为什么佛具有这样的神通?

  其实佛陀说,这不是神通,而是靠心来看。所有这些心思,皆是众生的妄心,并非本性常住的真心,过去的心思不可滞留,现在心思不可执着,未来的心思又不可预期,反观内照,则三心总不可得。

  只有人心净而道心生,这才是菩提的真心,菩提真心是寂然不动的。

  说佛法不如故事,我们来看看什么才是菩提真心吧。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决不动笔,这种作风,自命君子的人经常有微词批评。

  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士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月船禅师允诺跟着前去,原来那女士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禅师为她作画,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

  那女士就对宴桌上的客人说道:位画家只知要钱,他的画虽画得很好,但心地肮脏;金钱污染了它的善美。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便将自己穿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后面作画。

  月船禅师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士答道:哦,随便你要多少。

  月船开了一个特别昂贵价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要求画了一幅画,画毕立即离开。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只要有钱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的月船禅师,心里究竟是何想法呢?

  原来,在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济之需。又因他的师父生前发愿建寺一座,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禅师要完成其志愿。

  当月船禅师完成其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他只说了这样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心,是清净的。

  像月船禅师的行为,需要怎样的心和眼才能出来呢?可以自己掂量掂量,看看自己是不是凡夫俗子。

  我们说,大智慧和大慈悲是分不开的,只要你放得开,清净之心的佛陀境界也不难达到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的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博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就是这个道理。

  4.19.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陀经常说,最高智慧和最福报。

  智慧在哪,福报在哪。都需要自己去体会。

  说两个故事,可以体会体会。

  良宽禅师,毕生修行参禅,从未稍懈一天,当他老年时候,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赌吃玩乐,快要倾家荡产,家乡父老,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是岸,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终于为乡情所感,就不辞辛苦,走了三天的路程,回到童年的家乡。良宽禅师终于和多年没见过的外甥见面了。这位外甥非常高兴与他的和尚舅父相聚,并且特地留舅父过夜。

  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次晨离去的时候,就对他的外甥说道:我想我真是老了,两手直是发抖,可否请你帮忙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他的外甥毫不犹豫的助了他一臂之力。良宽禅师慈祥的说道:谢谢你了,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一天衰似一天。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要把人做好,要把事业基础打好。

  禅师说完话后,掉头就走,对于外甥的任何非法行为,一句不提,但就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再也不花天酒地去浪荡了。

  我们说禅的教育,就好像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来。什么棒喝啊,什么答非所问啊,但是关键就在于不说破,留这么个地方让你去想,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觉得奥妙无穷,这样自己悟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这也是佛道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教育界的借鉴。

  禅的智慧,佛道的慈悲,佛所说的福报,全都在这里了。

  学佛不是投机,也不是投资,不要看佛陀说得福报那么神奇,可是如果你是冲着福报去学佛道,那只能失望而归。

  慈悲就是佛道的指引,其它都是妄谈。

  百喻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批商人,预备到远方去作生意,要经过大海,不明白怎样走法,大家商量结果请来一个领路的人。

  这样,他们就出发了。

  半路上,到了一处旷野中有一所供奉天神的庙宇,依照他们的习惯,必须杀一人来祭祀,方得通过这个地方,这批商人大家讨论,都认为在他们中尽是亲戚和同乡,不能杀死一个的,只有那个领路的人是外方人,不如杀他来作祭祀。所以就把那个领路的人杀了。

  等到祭祀完毕,他们又动身走了,可是因为没有领路的人而迷失了方向,走来走去走不出茫茫的旷野,终於大家都困死在旷野里。

  读百喻经的故事,觉得特别可怕,真是越想越深刻,如果想通了,大雪天的不用烤火都会出汗。

  有时候读起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觉得真不是给小孩子读的,不过也许是我想得太多?

  到底是我心有杀机,还是作者心有杀机呢?

  兴许兼而有之吧。

  这个故事是打比方,百喻经嘛,都是比喻啦。

  商人到远方去做生意,比喻追求佛道。百喻经是假借佛陀的身份说的,故事嘛,都是和佛道有关的。

  要追求佛道,可是不知道怎样修行,太深的道理听不懂,要吃苦也受不了怎么办呢?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行善积德,地球人都知道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于是这些商人就决定要行善积德。

  其实商人本身也是一个比喻,这里的商人代表人的理性和感性,简单的说就是人的判断力。

  典型的商人追求的是最大的利益化,但未必一定是利欲熏心。为什么要追求佛道,因为大家知道佛的福报好啊,死了可以上天堂,不受妖魔鬼怪的骚扰,内心也能安定。

  商人嘛,钱还是有的,有了钱总觉得要有点追求,或者有点品位,或者能表现自己的爱心,或者能表现自己的地位,反正就是拿钱买点能炫耀的头衔或者光环就是啦。

  可是不管怎么说,做善事我们都是要欢迎的,无论身份,无论动机,做善事我们就需要肯定。

  商人这时候就有个问题,做生意,那是拿手好戏,轻车熟路,可是求佛求道,从来没玩过,不会,佛门朝哪个方向开的都不知道。就只能找向导,希望从行善积德下手。

  想法是好的,比如说有钱人想做善事啦,也作了一些善事啦。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事实的考验就来了。

  杀人来祭祀供奉天神的庙宇,表面上看起来野蛮之极,愚蠢至极,而且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其实类似的现象很多,我们早已经视做理所当然啦。

  简单的说,这个天神的庙宇意味着对我们原则的考验啦。

  比如古代很多的戏剧,说有个什么书生,老婆辛辛苦苦供养他,考上了状元,皇帝看中了,要招为驸马,天神的庙宇就来啦。

  读书人嘛,开始的时候想得挺好的,要感激自己的娘子,要报答父老乡亲,要做个清官,做个好官,要青史留名。

  这些都没错,可是考验来啦,必须要决定啦。不答应,搞不好得罪皇帝,前途从此没了,这辈子就完了。答应了,荣华富贵,不可限量。

  诱惑面前,没得说,糟粕之妻不用要了,自己的儿子也不用要了,到时候轻易的就可以打发走,公主会有的,儿子会有的。

  少奋斗几十年,只要这么一个决定,很简单嘛。

  于是乎,我们的良心就这样被抹杀了。

  在佛陀看来,你是永堕迷津了。

  决定不要良心,也不用装模做样学别人行善,要不你就横下一条心来走到底,要不就痛改前非来弥补。

  想做婊子,还想立个牌坊?

  没那么容易的事。

  其实在古代,中个状元还是很不容易的,要读很多很多书,特别是不走后门高中状元的书生。也不知道哪个状元这么倒霉,总是被当作批判对象来教育我们,的确是牺牲很大啊。

  本来说说现在的事情也许更有说服力一些。但是觉得带上了我的个人偏见,就未免着相了,而且悟道这个东东,要自己去认识的。

  只能说,现在的怪事情更多,可鄙可笑,可悲可恨啊。

  要做到头不晕,眼不花,心平气和,真不容易。

  4.20.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这一品佛陀说的是色相。

  不要以为佛陀是个老顽固,自己出家当和尚了,就认为别人不能有爱了,佛陀说的色相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理解的色,不过可以讨论讨论佛道对爱情的理解。

  色,有广、狭的两种理解。

  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

  我们熟悉的“色即是空”,真正的理解应该说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佛道的“色”和我们理解意义上的“色”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啦,有人喜欢卖弄学识,牵强附会,徒惹人笑罢了。

  和基督教大力倡导爱不同,佛教中以“慈悲”为中心,并不直言“爱”字。

  佛陀曾喻示有关爱者,增支部经典即谓: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

  佛道言爱言憎,认为就像是手心、手背,不过是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从表面上看,好像佛陀是因噎废食,因为怕有恐怖和畏惧,所以干脆连爱都不要了,其实不然。

  佛道认为“爱”之外还有四个层次,分别是亲爱、欲乐、爱欲、渴爱等四种。

  爱,指的是对与自己有亲族血缘关系之情爱而言;

  所谓亲爱,指的是对他人之友情;

  所谓欲乐,指的是对某一特定人物之爱情;

  所谓爱欲,指的是建立于性关系之情爱;

  所谓渴爱,指的是因过份执着以致于痴病之爱情。

  佛道认为这五个层次都是属于人类之爱,其本质是以自爱为前提,由自爱出发而至性爱,更甚者,以自爱为主而形成变态情爱乃至于渴爱,此中层次逐渐加深,而未曾更变其型态。

  渴爱乃人类之爱的本体,由此种爱乃产生苦恼,更由此苦恼而生悲,悲之原意即为痛苦。

  人类不仅能感受自己之痛苦,亦能感受他人之苦恼,若对所有苦恼之人,皆以亲切、友情待之,则可称为慈,其意即含深刻之友情。

  所以到佛道这里,慈悲已经变成爱的代名词

  佛道认为慈悲之极致为“无缘大慈”,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此为佛教待人态度之最高表现。

  我们开始分析“爱”了。

  佛家认为,人类的爱,本质上是以自爱为前提,也就是说,爱的本质是利己的。

  这个说法就很严重啦,肯定会有人认为是胡说八道。

  不过,我们不妨来看看禅意的理解。

  爱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是爱,说不清,道不明。

  其实换一个思维方式,爱就是一条河流,你要汇聚小流以成江海,就要长途跋涉,要历经千辛万苦,可以这么说,爱是付出,爱也需要得到。

  只有付出,没有得到,河流将会渐渐干涸,爱也不例外。

  虽然我们说,爱不一定是追求相应的回报。

  爱可能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是一种人性的光辉,是一种追求和向往。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绝对不要求回报的爱是不可能。所以我们不必讳言爱是利己的,更不会讳言爱是要求得到相应的回报的。

  人人都能有爱,世界自然变得美好,可是我们今天的世界还远远不能够算完美,为什么?因为太多的偏见、迷信、利欲蒙蔽了爱的真性。而还原人的真性,就是回归爱的真性。

  佛陀说的慈悲,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爱,不过佛陀理解得更加深刻一些罢了。佛说,爱在心中。

  记起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和慧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觉得还是神秀师兄的容易理解。

  听神秀师兄的话来理解爱,可以当成是心如明镜般,你所看到的其实是你内心想得到的,但是事实上未必万事都如人意

  要能照见真正的事物,就不能听任尘埃,也就是听任利欲薰心、狂妄自大、愤怒、一厢情愿这些不正常状态的干扰,神秀这里强调的是人要学会反省,并且对保持心如明镜状态的执著。

  神秀说的一点都没错,那么为什么慧能又会高明呢?主要原因是神秀把佛道说得太难、太苦啦。

  如果是神秀谈恋爱,肯定很严肃、很认真,又要提防自己没尊重对方,又要担心误会了对方,虽然他的确到了一个很高的爱情层次,但是他太累,别人也会太累。

  慧能肯定就快活多啦,误会了对方也是爱,不尊重对方也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误会了说情楚,没尊重对方道个歉,生生气也是情趣,爱之真性所在,“何处惹尘埃?”

  不要以为慧能的境界好学,慧能的境界必须是建立在神秀境界上,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要牢牢把握住佛性,才能谈得上这些境界。

  没学会走路就想跑?

  只会摔倒在地。

  4.21.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里佛陀开始教训须菩提了。

  佛说:须菩提!你不要以为我会作这样想:“我当为众生说种种法”,因为我只是机缘相感,随人悟性,为之指点,未尝有说法之念头。你切勿有以为我应当说法的念头。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他这么说,即是毁谤佛,是他拘泥于文字,不能了解我所说的道理,才会这么说。

  须菩提!所谓说法的意思,不是假于口说就能尽的,佛的真空妙理,原来无法,只不过为众生解除外邪妄心而说的,使之了悟真性,自证佛理,此乃假藉一个名,称之为说法而已,实际上我并没有说法。

  须菩提没明白,就向如来佛禀白说:世尊!恐怕未来世的诸众生,听到这个无法之法,无说之说,不能完全了解,不知能否生信心。

  佛回答说:须菩提!众生本来各具有佛性,所以说他们非众生,但他们尚未解脱妄心,所以也不是非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而非为众生,现在不过先假借一个众生之名称之而已。

  我们看佛陀说得很玄妙,说法、众生都是假的,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我们知道真正的道是无法说清楚的,但是用于解释道的名词和句子要特别注意,不能曲解了。

  其实佛陀就是很担心后人曲解原义。

  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心想: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

  于是他立刻动身往访雪峰禅师。

  雪峰初见时问道: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回答道:大日山。

  雪峰用机锋语问道:太阳出来了没有?

  玄机不甘示弱道:假如太阳出来的话,会把雪峰给融化了。

  雪峰见其出语不凡,再问:你叫什么名字

  玄机。

  一天能织多少?

  寸丝不挂!

  当玄机礼拜而退时,才走了三五步,雪峰道:你的袈裟拖在地下!

  玄机听后,赶快回头看一下袈裟的衣角。雪峰哈哈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其实玄机和雪峰的辩论,的确是玄机赢了。

  寸丝不挂,境界很高啊。

  但是玄机这个境界是假的,他只是口才好,这属于辩才的范畴,不是禅机。

  禅师无论施设机锋调教学人,或是和同修善知识、教授善知识的法战,都必须使自己先安住在“本地风光”的悟境,否则不是堕入以盲引盲的无知,便是流于类似斗智、耍嘴皮的戏论。

  本地风光又曰本来面目,形容自己心性本分之禅语也。

  如果你一心只是想辨赢,而不是搞清楚禅意,不是要明白真理,那就用辩才。

  赢则赢尔,但是没有任何的收获。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一个大奖牌,全是假东西,这叫虚荣。

  口才好又怎么样?不懂道理,就一味强词夺理。

  好像我们中国的大学生辩论赛一样,大家抽签决定,本来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没有定论的。然后这些精英们就去找资料,兴致勃勃地说服对方,当然对方是说不服的,只能是做到用语言的霸权压倒对方,然后台下评委,也是中国的精英,煞有其事的评出一个结果来,就证明他们赢了,可是他们的道理对了吗?这个不管。

  于是,语言的霸权取胜了,争到最后,也只能是强权的霸权笑到最后。

  只要认可霸权,霸权就会毫不犹豫的占据上风。

  “寸丝不挂!”又如何?

  误人误己,可笑可悲。

  4.22.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看到这一品时候,想起一件趣事

  知道什么叫做一指禅吗?

  一指禅,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金庸小说中提到,五代后晋年间,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三十六年,才练成了一指禅,而且还是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说,少林寺和尚入门之后,先要学少林长拳,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底啦,才学韦陀掌,学大慈大悲千手式,就这样学七八年差不多了,悟性高,再学散花掌,学波罗蜜手,过上那么十年八年,才可以学韦陀掌。这个时候还没真正开始学一指禅呢。

  小说家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事实上的一指禅是什么回事呢?

  一指禅,禅宗公案名,宋代婺州金华山俱胝法师以竖立一指作为化导学人之机法,世称之一指禅。

  俱胝法师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草庵里面,有一个古里古怪的尼姑就问他佛道,俱胝法师本来还自我感觉良好,结果被这个尼姑三问而不知应答,羞愧之下,立志弃庵,到各大名山求道。因为他的诚意,感动了山神,山神就指了一条明路给他,俱胝法师就按照山神的指示,遇上了天龙和尚。

  天龙和尚大概是菩萨一流的,很酷,对着俱胝法师就伸出一根手指给他看,俱胝法师马上就大彻大悟,成就一代高僧。

  从此,凡有参学僧到,俱胝法师皆竖一指以对。当其临终时,还对大家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

  这是禅宗有名的公案,到底这一个指头说明了什么问题,只有天晓得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插曲,俱胝法师有一个经常带在身边小徒弟。有一天,有人就问这个小和尚,俱胝法师是什么说法的啊,这个小和尚也很调皮,就学着俱胝法师的样子,竖起一根指头。回来之后也得意,认为自己也能说法啦,就告诉给俱胝法师听。

  俱胝法师随手拿起把刀来,就砍断了小和尚伸出的那根指头。小和尚疼得直叫唤,跳了起来,想跑到自己的禅房去拿东西包裹一下,这个时候,俱胝法师又叫了小和尚的名字一声,小和尚不由自主地回头一看,只见俱胝法师举起一个指头,宝相庄严,顿时呆住了,疼也忘了,从此也悟道了。

  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理解这桩公案呢?

  首先来看天龙和尚那一指,那一指是指给俱胝法师看的,当时俱胝法师是个什么状态,俱胝法师是受了挫折,诚心向道,历经千辛万苦,就是为了求得道的真解。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时候的俱胝法师,已经是水到渠成,瓜熟落蒂那个最关键的时候了。天龙和尚这一指,没具体任何方向,没指明任何地方,就可以理解为道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在自己的心里,在生活中的每一处,在你诚心诚意去争取的过程中。

  俱胝法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悟道啦,后来也成名了,这个一指禅的故事也传开了。

  有参学僧来请教俱胝法师,俱胝法师为什么要用这一指呢?要注意,这一指和天龙和尚的一指可不同,这一指其实说的是坚持不懈的修行,是指得道必须要经过的艰难困苦,不要以为得道这么容易,也不要以为得道就是什么好处,抱有功利心理你就别想得道,这一指是用自己的证道来指明我们要证道的方向。

  小和尚是纯粹好玩,不要以为他这一指没什么,小和尚这一指,完全是相,自己不懂,还拿似是而非的表象来迷惑别人,已经犯了罪过,妄语是逃不掉的。俱胝法师断指的做法有些古怪,但是后面一指,别有深意,想必是对侍候自己的小和尚十分了解,一下子断了小和尚的妄心,这叫对症下药了。

  如果有人学俱胝法师,断别人手指,那是可笑。

  而武侠小说中,把什么般若啊,波罗蜜啊,都当成了武功的名字,那也许是别有深意,但是毕竟离现实差得很远。可是如果有人还信以为真的话,那就真是愚昧不堪,需要断指一样的教训啦。

  这一品提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可以这么来理解。

  4.23.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学问也没有高下之分,只不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

  其实禅机也无定势,更无高下。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曾有过南泉斩猫的故事,有人说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人说这是南泉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

  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再说说宋理学家程氏兄弟的一桩事。

  据说,程颢、程颐兄弟俩曾一起去赴宴,程颐见席中有妓女陪酒,便佛袖而去,只有程颢留下来与人同饮,尽欢而散。次日,程颢到程颐书斋中去,程颐仍怒气未消,程颢笑到:“昨日本有,心上却无;今日本无,心上却有”。

  只有“心中无妓”,才能“眼中无妓”了。

  在禅宗中,也有这样的禅理故事。

  据说,曾有一个女尼问赵州:什么是佛法大意?

  赵州随手掐了她一把。

  女尼问:和尚还有这般举动?

  赵州答到:只因你还有这个身体在.

  于是我就开始想入非非了。

  这件事情是怎么传开来的呢?按道理赵州做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大庭广众,毕竟影响不好。

  也不知道那个尼姑懂没懂赵州的佛法大意,如果没懂的话,只怕也不敢投诉赵州骚扰,如果懂了的话,就应该不执著于相,而斤斤计较,或者始终不忘记那一掐。

  至于赵州,如果心怀鬼胎,编了个理由为自己辩护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件事情有些惊世骇俗,无论有心无心,都不值得提倡。

  如果只是一个故事的话,还勉强过得过去。

  也不知道那个尼姑是老是少,是胖是瘦,长得是否漂亮?赵州掐的是胳膊还是大腿?

  说到尼姑,有印象的只有《红楼梦》中的妙玉,判词中“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啪的一下,我想起了那个风月宝鉴,一个骷髅露了出来。呀,自己想到哪里去了?

  于是我明白,自己被赵州给耍了。

  赵州这家伙,死了这么多年还能折腾人,真是厉害。

  看故事应该怎么看?其实就像佛陀说法一样。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拖体同山阿。

  佛陀说,心如明镜。

  可以用来照照自己。

  4.24.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一品谈到了福和智,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佛道的涵义呢?

  还是来说故事吧。

  话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广州,近海,时常有台风,白天还好好,可是到了晚上,就开始刮大风,风吹着庙里的幡直响,有那么两个和尚,晚上就被大风吵醒,醒来了就睡不着,第二天还要起来扫地干活,肯定是没精神啦,于是一个就抱怨说,这个鬼风,把幡吹得动得这么响,另一个就说,这个破幡,风一吹就动得这么厉害,响个没完没了,两个和尚这么说不要紧,把边上睡得正香的慧能给吵醒啦,慧能是个过路和尚。第二天要赶早出去的,那个气就不打一处出,刚做了个美梦,结果被打断了,于是就大发脾气,说,吵什么吵,还不睡觉,我怎么没听见响声,还不就是你们俩小子尘心未定,自己睡不着,还怪风和幡,还不好好睡觉,再吵我明天告诉你们师傅去。这下可把那两个和尚吓唬住了。

  这个就是我们哲学课本里提到过的一个故事,只是写成书面文字,就很文雅:

  六祖慧能寄寓于广州法性寺,晚上风起,吹动刹幡有声,听到寺内二僧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休,慧能插嘴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后人就有批评慧能的,说:是风动,亦是幡动,汝心动矣,只知开口对论,不觉此话堕。

  还有人的解释就更玄。

  说风动幡动是夺人不夺境,存境泯心;说不是风动幡动是心动,是夺境不夺人,存心泯境;说风幡心动都不是,是人境俱夺,泯心泯境;说风幡心动都是,是人境俱不夺,存心存境。

  所以百千种会归一心,自性理智交融是风树仪。

  其实这桩公案不能按照常理意义来解释的。

  我们知道,风是空气的流动,风吹到幡上,促使了幡的晃动,因为磨擦产生了声音。

  但是那两个和尚讨论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可以把“刹幡有声”理解为相,把“动”理解为着相,两个和尚就对着相这么个东西做出判断,一个认为“风动”,也就是把着相当成了外界的干扰,是风在动,所以有相。另一个和尚就认为是“幡动”,把相当成了自己内心的东西,认为风其实是不能影响自身的心境,是自身的心境不宁,所以应该是幡动之相。

  慧能听到了这个讨论,一个说“外相”,一个说“内相”,于是来了一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不是“外相”,也不是“内相” ,“刹幡有声”和“动”根本都不是相,不以为相的存在,相也就不会出现在面前,其实就相当于是掩耳盗铃的说法,但是用在这里恰到好处,两个和尚争执的关键就在于不能把握“相”,被慧能这么一点破,才恍然大悟。

  至于后人的理解,无非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不值一提。

  我们哲学课本上的说法,更是牵强附会。

  看看禅宗的发展。梁武帝时,菩提达摩从南印度来到我国,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学精髓传给了中国僧人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祖师。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至唐后期,禅宗几乎取代了其他佛教宗派,到现在,全国寺院十有八九属于禅宗。

  慧能其人。拜弘忍为师时,弘忍曾问道,你是岭南人,也能成佛吗?答日,人分南北,难道佛性也分南北?在大师面前抗声而言,其智慧与勇气,让人钦佩。

  慧能目不识丁,整日在厨房干些杂活,没受任何关照,当弘忍欲传衣钵命众弟子各书一偈时,却在门外大声念上一偈,竟然深得真传。

  慧能在得传衣钵后,很能沉得住气,没有一点市侩浮夸得意之色,居然隐姓埋名山林十五年,待到自认为已经大成时候,才现身登坛说法,一举名震天下

  禅宗之壮大,和慧能有莫大的关系。

  慧能其人、其品、其才,才叫真正的智慧。禅宗之发扬光大,才是慧能最大的福报。

  4.25.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陀这么大年纪啦,一点都不倚老卖老,还谦虚得很,简直就像活雷锋,做了好事还不留姓名。

  金刚经这么重要的经典,佛陀还强调说,须菩提啊,你可千万不要说过,众生是我度的啊,我可从来没有度过任何一个人啊。

  佛陀在金刚经中老是强调,千万不能着相,只要一着相,那凡人就不能得道,一着相,菩萨也不是菩萨,一着相,连我们释迦牟尼佛都不是释迦牟尼佛啦。我们说,释迦牟尼是佛祖啊,神通广大,连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都逃不出他的五指山,佛法无边,可是就算是释迦牟尼佛,遇见这个“相”,也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爬得不得了。

  这样说当然是笑话啦。

  相并不可怕,很多时候还很可爱

  释迦牟尼佛也不是怕相,他老人家早已经四大皆空,不知怕为何物,心魔这些东西起能动摇得了他?

  佛陀这么说是为什么呢?

  我想他老人家自己悟了,不怕了,但是我们平凡人还是会着相的啊,于是佛陀慈悲为怀,心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宁愿自己着相,冒着自己修行功亏一篑的危险也要提醒我们,不要着相啊,相是假的啊,佛陀生怕我们还不相信他,就连自己都否认了,我也是假的啊,我也是相啊。

  看看,佛陀就是佛陀,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忍辱负重,也不知道在后世被了多少骂名,全然不予理会青史留名,仍然向我们大声疾呼,这就是大慈悲。

  有人就会说了,佛陀就是说得好听,但是佛教还是迷信,现在我们要讲科学,只有慈悲,没有科学那是不行的。

  其实这就是搞混淆了,佛道不属于科学和技术的范畴,佛道属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有这么个故事。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份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得意洋洋的说。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就恍然大悟。

  李勃是明白了,可我们还没有明白啊。

  有人就会说,这是不同的嘛,万卷书其实都是文字,文字承载的都是知识,李勃读书是学习知识,当他把知识融会贯通了,也就相当于“读书破万卷”,头脑是理解知识,怎么能够理解成为书本一定要放在头脑里呢?

  可是“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那都是实实在在的物体,一个很大,一个极小。

  其实就这是还没明白,我们还不如李勃的地方。

  须弥,原指古印度宇宙观中,位于一世界中央之须弥山,转喻为极大之意;芥子,原系芥菜之种子,其体积微小,故以之比喻极小之物。

  “须弥入芥子”一语其实是表示超越大小、高低、迷悟、生佛等差别见解,而达于大彻大悟、融通无碍之境界。

  我们说书本承载的是知识,其实道理一样,须弥和芥子都不是说的实体,他们也是有所承载,这就是通过须弥和芥子表示极大的差异之间的事和物,比如贫富贵贱,比如生老病死,这些都是相。

  明白这些都是相的道理,也就能够超越相。就和我们读书一样,破万卷,可不是死记硬背,需要的是懂得道理,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了,就不再需要那些书本啦,须弥和芥子的任务就完成啦,可以不管啦。

  如果你死死的记着,须弥那么大,芥子那么小,就是孔乙己读书一样,死读书,一辈子也不能明白道理。

  佛陀说的着相,也就是我们说的死读书。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都是这个道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我们能理解,佛的比喻我们也就能够理解。

  4.26.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我们的世尊其实就是一个普通老头而已,不过他老人家看上去真是高山仰止啊。每当我想不通的时候,我就开始佩服这个老头,厉害,真是厉害,然后逼着自己无中生有,一定要想通。

  大家知道,想通这回事,只要逼自己,最后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自己,首先要做到平心静气,写不下去了,就会很烦,思路被打断了,憋得难受,这时候就需要想想别的事情,等到“物我两忘”,再来看我们的金刚经,就能提起兴趣,也颇感欢喜啦。

  我想不通的时候,就念叨释迦牟尼这个老头,抱怨他几句,但是还是要尊重他,一个是年纪大,二个是学问高,以小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去看待,总能有所收获。

  我们来看,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把这段话翻译过来。

  你们如果只见我的形色外表,或是只是执着我的声教,欲以此二者求见我的真性,那么这种人,只是执于色身四相见佛。便是舍去正途,不知即心即是佛。而向外驰求的人是人行外道,决不能见如来真正的面目。

  我们说,佛陀又不是植物人,不能说话,不能行动,为什么见到他又不是他呢?这个时候啊,其实佛陀指的“我”是佛,不是佛陀的外相,甚至也不是能说话、做事的那个释迦牟尼,有点像是灵魂的说法,但是又不是灵魂。然而关键之处并不在这里。

  有这么个故事。

  赵州城的赵王特地地拜访赵州禅师,这时赵州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

  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

  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时,你为什么反而下床到门外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

  第一的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第二等的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赵州禅师这样的行为看上去十分反常,但听解释却又觉得很正常。

  东晋时期还有个王羲之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大士族郗鉴想要和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第一等的接人待物之道,还需要第一等的人才能明白。

  如果只是赵州禅师有禅心,赵王不明白,心里不爽,不高兴还发脾气,那么赵州只能用第三等的方法来对待赵王了,这就叫“敬酒不喝喝罚酒”。

  曾经有人用“茶、泡茶、泡好茶;坐、请坐、请上坐”的话嘲讽寺院知客的势利,其实并非势利,这也是正常人情之礼。世间法中,本来就是在平等法中示有差别。

  寺院知客固然没有禅心,可是如果你有,就不会介意了,其实都一样,想通了就好。如果一定要寺院知客“泡好茶,请上座” 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执著于相了。

  再来看一个故事。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

  后来参学师兄灵祐禅师,一天灵祐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沩山灵祐禅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智闲禅师一看师兄不指示他,伤必地把所有经典烧毁,从此就到南阳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整天思考这个疑团。

  有一天在田园除草,忽然锄头碰到石头,咯答一声,顿然身心脱落,而大彻大悟,于是沐浴焚香,对着沩山遥拜着说:和尚您实在大慈悲了,假如当初您告诉了我,我就没有今日的喜悦了!

  悟禅,是要我们去心领神会的。

  4.27.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一再地说无相,只是教人离相,不是教人灭相。

  佛陀说:须菩提!你如果是这样想:如来是因为不具圆满的三十二相的缘故,才证得无上菩提,那你就错了。须菩提!你千万不可有这种想法,以为我是因为不具圆满的三十二相才得证无上菩提。须菩提!你如果也这样想,发无上菩提心,想证得无上菩提,而执于一切皆空,而误以为不因修福,而可直证菩提。错是错在说诸法断灭,你不可以有这种观念。为什么呢?因为发无上菩提心的,还是要从基本的修一切善法做起,只是可以不依佛法修行,乃在于劝勉修行的人勿执着于法,只是离法而行,不是灭法而不行的。

  这就是一个教训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的说法。

  因缘和相都是存在的,佛陀是教育我们认清楚自己和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要我们消灭一切相和因缘。

  如果有这么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信佛教啦,全都变成和尚和尼姑啦,每天就敲敲木鱼什么的,那多难受,也没意思。

  而且这也不是佛道的本意。

  宗教其实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追求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其实极乐世界更接近空想共产主义,所有的人都无忧无虑,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还有这么个故事。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的捡起来,放在口袋里。

  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天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的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是什么.

  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

  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故人人应随时随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叶。

  曾子一日三省其身,唯恐谋之不忠,交之不信, 传之不习,就是这个道理。

  4.28.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陀说,最大的福报是不贪,甚至是不受福报。

  学佛道学到一定的境界,我们说,福报到底是什么呢?可以看看下面的故事。

  据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陀面前,这个婆罗门运用神通,两手变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佛陀要我们放下有心“有为”的福报,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无为的福报。

  超越了生死,还有什么值得能够在乎的呢?

  朔依我们也要学会放下,放下之后海阔天空啊。

  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这个意思。

  这里还有这么个故事。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答允了。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

  禅师就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如何?

  夫人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

  这样子是畸形!,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夫人说,这样子也是畸形!

  默仙禅师立刻道: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这位夫人马上明白,并且开始反省自己的用财知道,以后也能量力而出了。

  有人过份贪财,有人过份施舍,均非佛教中道之义。

  佛经解释说:布施之人应在不自苦不自恼情形下为之,否则即为不净之施。

  默仙禅师以掌为喻,实有至理在焉。

  你干吗把拳头抓得那么紧?莫非真是畸形?

  4.29.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我如来有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也就以为我也着于相,是不了解我所说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本性,是真性自如,充满法界,随感而发,来固非来,去亦非去。就因为无去无来,所以称之为如来。

  这一品其实说的是假相。

  对于佛道,从来就有很多歪曲的解释,有的人是不理解,有的人是喜欢乱说,有的人是别有用心。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理解呢?

  如来如去,其实都是说起来方便,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盯着表面,不能死扣字眼。否则的话,我说什么都是白搭,谈这个金刚经,绝对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因为要无中生有,但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大慈悲精神,我还是得写下去。

  我懂了,自然能写得清楚,不懂,至少也要装模做样,让大家以为我再说禅机,如果实在没话写啦,就像现在这样,胡诌。

  平时一个人走路,心里不痛快,总是低着头,突然想起我妈说过的一句话,“挺胸抬头”,于是试一试,一下子气就顺啦,心平气和啦,感觉自己一下子融进这个世界,不再格格不入啦。

  这就是禅。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禅,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其实何尝不是禅?每个人领悟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看庖丁解牛。

  刀十九年,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騞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自己说,“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

  庖丁专注解牛的时候,的确做到了物我两忘,可以说已经到了“道”的境界,这个时候的庖丁,就算是天王老子要杀人,就算了貂蝉再世要嫁给他,也不能动摇我们可爱的庖丁。

  佛陀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的境界,但是要将这种境界保持的一如既往,一尘不染,那可真不容易,庖丁练了至少有几十年的功夫,那是天分加勤劳,也不过是在厨艺上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厨房,只怕还是俗人一个,举一反三,有厨悟道,难。

  我们说,难不要紧,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嘛,如果很容易就达到了,也没什么挑战性。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搞清楚可贵在那里

  白居易有一首诗句: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又有人说,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至隐于心。

  究竟中隐于市还是大隐于市?

  其实根本不取决于隐于何处,取决于你是不是有大学问,有大学问,有大智慧,隐在什么地方都是大隐。

  你只关心古人说的隐在什么地方才是大隐?

  那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法。

  4.30.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佛陀说,凡夫蔽塞不明本性,依恋眼前幻境。六根着各相而不能了悟。

  这里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说,佛法要虔诚的去学,这样学到的才是自己的。

  就像我们读书一样,老师会的是老师会的,你会的是你会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是传授给你,你不认真去听,你就不可能了解。

  其实禅意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你不会去发现,就觉得什么也没有。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慧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

  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侍者,你会吗?

  侍者茫然,不知为对。

  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了很多版本,不过都变成了笑话,完全违背了佛道的原义。

  机锋与法战是做一个禅师应具备的能力。机锋的目的是为了度人,指导别人修行;法战则大部份为了度己,淬炼自己的见地。若不是为了度人或度己,是不会有机锋法战的事情发生的。而度人也好,度己也好,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学人必须先具有修行人的道骨。

  古来机锋法战的胜负,通常不在言语上是否占上风,言语上占便宜的可能输,言语上吃亏的也可能是赢,其中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修行人的骨头

  一般学禅的人,并无法接受无理的折磨,总是先要求别人有理,他才要讲理;别人对他好,他才要对别人好。其实这是凡夫心。以这种凡夫心学禅,永远不可能有收获。

  我们看云水僧和侍者,究竟谁有收获呢?

  云水僧怀着胜负的念头来辩论,其实已经完全有悖机锋和法战的初衷了,如果说他执著于辨赢,很容易,只要他不认输,纠缠不休就行了。但是云水僧还是个有佛理的人。

  云水僧不执著于侍者,没有看不起侍者的念头,完全把侍者当成同等地位的对手,更难得的是,他对侍者动作的理解,就是对禅意的理解。

  所以最后云水僧诚惶诚恐而去。

  抱胜负心而来,从生活悟得禅意而去,云水僧大有收获。

  而侍者,只记得自己卖烧饼,最后也茫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表面上好像适赢了,其实是毫无收获。

  而无相禅师的确是高人,一口道破一切皆法,一切皆禅的道理。

  所以说要明白什么是禅,首先自己要有求禅的心,要从禅意去理解。如果以凡夫心学禅,那不会有收获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有人会说,我这个解释是强词夺理,根本是瞎说。

  那我就会说,你说得对,其实我完全是瞎说,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说的根本就是我想的。

  你听到了其实不是我说的,而是你自己心里想的。

  根本上讲,人只会听到自己愿意听到的。

  我的意思也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在你那儿已经变成了你认定是我的意思,但实际上是你的意思。

  其实修行不可能一句话就能悟的,那些一句话能悟的人都是多年的苦思冥想,作了很多功德才最后开悟的。

  有人听了一些故事,就说,自己明白了,悟道了。

  悟了个什么东西,悟了个“空”。空是什么?空连个屁都不如,就悟了这么个连屁都不如的东西。

  自称悟道,不如说是误道才是。

  我老老实实说,一是一,二是二.

  我是从来都没悟佛道,也不知道自己悟是什么。如果听我说的,悟了,功德是你的,与我无关,你听了走火入魔,堕入魔道,那也和我无关。

  一句话,都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要解脱还得靠自己。

  4.31.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陀说:须菩提!若有人说:“佛说过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种话。须菩提!你认为这个人是否了解我所说的意思?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这个人并不了解您所说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这四见,只是为了凡夫便于了解佛的深意而说,事实上应该要超乎此四见之外,并非耍拘泥于其中而存此四见,所以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假借一个名,称之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已。

  佛陀又说:须菩提!凡是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应如此认知,应如此为见,了悟无相妙理,自然行无相妙行,则知无所蔽,见无所障,如此信解。即为妙悟,而不生法相,至此才得真空无相之妙。须菩提!法相本是虚空的,即非法相;虚空中有幻相,所以才称之为法相。

  我们都听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其实和这个意思差不多。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述而第七》解释说。

  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末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所以说,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我们的孔子老人家在地球上是和释迦牟尼老先生相提并论的人物,常言道,英雄所见略同,的确有些道理。

  为什么说他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呢?

  我们先来看佛陀的话,佛陀开始讲假话啦,他前面明明就说过,不要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星相”,这下子就开始否认,就连须菩提这个老头也跟着老师说谎话,还倒打一耙,说别人没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佛陀和须菩提都这么说啦,而且那么多菩萨、罗汉什么的都没表示反对,我们就暂且相信佛陀的话有一定道理,那我们来看看佛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佛陀说,相是存在的,就像是孔子说的,怪、力、乱、神并非没有,但是孔子不说,也就如同佛陀否认一样。

  道理很简单,有正道,我们为什么要去走邪道呢。

  佛陀,孔子并不是看不起普通人,也不会认为,这些歪门邪道我们不能识破,就容易受骗上当,所以干脆不讲的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解一道题目,老师可以告诉你解法,当时是正解,而且以后类似的题目都可以这么去解答,但是并不等于说这是唯一的解法,如果你在考场上,偷看也是解法,自己瞎猜也是解法,很有可能解对。但是这不是正解,所以老师不会说。

  百喻经有这么个故事。

  有一妇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她还想再得一个,就去请问别的妇女们说∶谁有方法使我再生儿子呢?

  当时有一个老婆子对她说∶我有方法使你再生儿子,但须祭祀天神。

  妇人问她用其麽东西来祭祀天神。那个老婆子说∶杀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儿子了。

  这个妇人,真的很相信老婆子的话,就想去杀死她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

  旁边有人阻止著,并责骂她说∶你真太愚笨了。你希望再得儿子,现在还没有得到,将来能不能得到,还不能肯定,而现在的儿子倒被你杀死了。你要想得到二个,会不会连一个也没有了呢?

  这故事就是说,有人盲目地听信愚痴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说,为求未来福,自投火坑,没有理由地和亳无利益地修种种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生天和福报,这是与佛教原理相距很远的。

  佛陀对天下众生都看得很重,所以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杀生是很大的罪过,自杀更不用说。其实这些道理佛道的正解里说得清晰明白,但是有人不理解,有人故意歪曲,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古往今来,歪门邪道不计其数,说法各异,其实按照佛道的说法,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歪曲事实的人永远会有,不断其根源,从表面上见一个砍一个,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孔子固然是不说怪力乱神,但是孔子说了很多正道。佛陀呢?要我们连佛道的法门都认为是假相,只要稳稳把握住平等、慈悲这些,妖魔鬼怪哪有进来的机会呢?

  4.32.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终于写到了最后一品。

  佛陀老是说,为人演说金刚经,福报很多,最后就对演说者提出了要求。

  佛陀说,受持此经要如何为人演说呢?必须要不着相,不动心。为什么呢?因为世间,凡是有所为而成的法,都是生灭无常,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凡属有所为,终究是虚幻的,应该都视为有如此六种一般。

  写金刚经评述绝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是工作无聊,闲来无事,偶尔大发慈悲心,当然了,说是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加上心有所着相,有目的而诠释更恰当一些。

  我所悟得者本来极少,但读了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有些好奇,原来佛经也可以这么读,原来佛经也可以这么写。

  我之学识,固然不敢和一代大师相比,但是抱诚心,无所畏惧,以恒心毅力,身体力行,这也是佛法的宗旨。

  因为心无旁骛,前面几品倒是很顺利地完成,可是写到后来就不行了,写不下去了,觉得佛陀这个老头的确是挺啰嗦的,就这么几句话,翻来覆去,没完没了。我好不容易把一点道理说明白了,他老人家下一次又提到,他这么说无所谓啦,可是我已经没话说啦,该说得都说完了呀。

  我是按照顺序来写的,这一品想不通,下一品就没法开始,我做事就习惯一口气给做完,不然晚上都睡不好觉。以前写历史随笔,经常半夜有了个什么想法,又爬起来开灯,记在纸上,生怕第二天忘了,写文章的那几天,总是休息不好,精神极差。

  尽管如此,以前写历史随笔,总还是有个大概地把握,再为难也能很快突破。现在不自量力写金刚经,一是不懂,二是没通,完全是勉强自己,好不容易写了一半又舍不得丢下,心里可憋得慌。

  心神一乱,什么意境都没了,看谁都不顺眼啦。以前领悟禅机的那种满心欢喜,自觉心中清净的境界都没有啦。

  这个时候,自然是什么也写不下去了,虽然难受了点,不过好在是自得其乐,我从来不苛求自己,所以就到处逛逛,走走看看,把这件事情丢开。

  我经常习惯买个酸奶,边吸边游荡,有时候就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看看蓝天,看看白云,看看飞过天空的小鸟,看看溜过路边的野狗,看看高楼大厦,看看人来人往,物我两忘,安下心来。

  慢慢的,我想起了佛陀的一生,如果说这个世界古往今来的名人,要说对世界的发展影响力最大的进行排名,释迦牟尼绝对是名列前五位之列。

  佛道的宗旨到底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呢?我想最重要的大概是“众生平等”吧。

  我们说,孔子儒家思想倡导的其实无非就是一个字,“仁”。

  把“仁”字拆开,就是人人的意思,换句话说,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人当作人,像对待人一样对待每个人。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差不多都是这么个意思。

  后人批评孔子,也像批评释迦牟尼一样,不去注意他们思想的精髓,不去思考他们超越时代的远见,甚至于不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只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做花哨但没有说服力的全面否认。

  另一方面。

  无论是儒家还是释家,总有败类,总有为功利而利用的人,总有动机不良的人故意曲解“道”的思想来达到自己目的,他们有的是装神弄鬼,有的是自欺欺人,有的干脆异想天开的独创一派,剽窃了一些语言、方法和仪式,其实实质上是耍诡计。

  鲁迅先生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话是这么说,可是愚昧、偏见和迷信下,牺牲了多少人,这一切能够当成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吗?

  我们的未来还需要愚昧、偏见和迷信吗?还需要牺牲更多的人吗?

  不能允许歪理邪说,更不能允许一种歪理邪说代替另外一种歪理邪说。

  他们都是恶。

  佛陀说,这就是魔道。

  这是人的心魔,也是社会的心魔。

  有破,还要有立。

  佛陀亲口说的“道” ,众生平等,生活是禅,布施就是福报,清净心则是故乡,大慈悲才是菩萨,还要,允许疑。

  话嘛,人人都可以说得很好听,

  可是佛陀,把自己的法都说成不是法,把自己的功德都说成不算什么,真正体现众生平等的理念。

  佛陀同自己的徒弟一样生活,乞食,不以为自己伟大,也不吹嘘自己高明,在生活中就体现禅意。

  佛的境界是平凡如水,平淡如水。

  佛的比喻多用于启发,而不是迷惑,佛道使你亲近生活,而不是背离。

  佛陀说,他的法,不过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我们知道,梦、幻、泡、影、露、电,都是美好的东西,也是人们向往的东西,但这些始终不是目的,这些都是转眼成空,后悔莫及的东西。

  如果有人说,相信我吧,你会上天堂。

  我说,相信他,你上不了天堂,只能下地狱。

  佛教故事中说了因果报应,说了天理循环,说了天堂地狱,说了天谴降罪,说了福报,说了肉身成佛,说了得道飞升。但是要注意了,佛教中说的这些并不是要迷惑你,也不是要控制你,而是把这些当成吸引你来思考、来研究的法门,换而言之就是手段。

  佛祖指着一颗珍珠说,你过来,我就把这颗珍珠给你。但是你过去了,佛祖就会告诉你,这不是珍珠,你也得不到珍珠,你甚至根本无法从我这里得到珍珠,因为这里没有珍珠。

  这就是正道和邪道的区别

  佛陀说,这些法门,这些手段,都是假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真正的道,那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

  真正的道,是绝对不会建立在谎言欺骗的基础上,依靠蛊惑人心和精神控制来苟延残喘。

  真正的道,那是符合人之常情,合符人之常理的。

  佛陀说,道是人心中的真性。

  真正的道,是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社会也是,国家也是,文明也是。这些的真性,就是正气,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慷慨陈词的人,都有奋笔疾书的人,都有英勇无畏的人,都有宁死不屈的人。他们才是人类的良知和希望。

  正言直道,永不妥协。

  外道卑鄙的盗窃“道”的名称,歪曲“道”的本意,靠剽窃的一鳞半爪大加发挥,漏洞百出而笑话百出,外道无论冠以怎样高贵圣洁的名词来为自己辩护,都掩饰不住本来的心虚和脆弱。

  对邪门歪道的判断很简单,就是这些外道从根本上不能超越自己。无论他提到什么好的名词和概念,比如民主、自由、信仰、科学、法制,无论他们争取什么样的平等、权利、权益,其实都是自私的,都是利己的。无论他们怎样引用到这些名词,最后的结论总是会说,我的道才是真的,你们一定要相信。

  在弱势的时候,就楚楚可怜的扮无辜,你看看他们强势的时候,什么时候能饶过别人?

  佛道的理念,其实包含的是平等、自由,从来不用强迫和诱惑,平等自由的理念,在佛陀看来,远远胜过了佛陀地位、神通的本身,胜过了佛道法门的本身,这才是对理念的捍卫。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真正的自由观,是一种理念,他是捍卫自己的自由,可是也一样捍卫别人的自由,更是捍卫社会公正的自由。

  而外道,只需要得到他的权利和权力就够了,自己高高在上,哪里还会管别人死活?

  无论他们怎么自我标榜,可是说到最后,总是如剥掉画皮的骷髅,恐怖而恶心。我们可曾见过外道的自我吹嘘和恐吓之外,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讲过一句公正而不违心的话?他们说来说去哪一句不是自己从来都是绝对正确

  如此轻率而愚昧的迷信者,还能够期待他们来捍卫别人的权利呢?如此主观和绝对的信徒,还能够期待他们带来一丁点儿的进步?

  我可没得病。

  正道所在,岂容妖孽横行?

  所以邪道是一定要扫荡的。

  拿起笔来,祈祷自己能够得到金刚,得到般若,斩妖除魔。

  5. 后记

  写完后,再读自己的文字有种本能的厌恶。

  所以有不当之处,尽请谅解。

  半个月的时间,总算完成自己一份心愿。

  读佛经真的应该心平气和,不能狂妄,不能叫嚣,不能心浮气躁,不能自以为是,不能勉强自己,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也不知道能对谁有帮助,尽自己一份心力吧。

  林洛: qian_nian@hotmail.com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