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插图研究(上)(转载)(中国古籍插图精鉴)

编绳手链网|
45
网友提问:中国古籍插图研究(上)(转载)(中国古籍插图精鉴)
优质回答:

  ·书史书话·

  中国古籍插图研究(上)

  赵达雄

  (浙江图书杭州310007)

  文 摘 中国古籍插图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图书并称,图文并重。版画插图艺术经历代发展,至明代登峰造权。这份宏富而宝贵的文化产量待发掘整理,取精用弘。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古籍 插图 版画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精深博涉。古籍版本纷繁,按写刻情况鉴识,有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袖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之分;依刊刻时代归类,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之别;而同一种书还有官刻本、私宅本、坊行本之异。尚有其他种种判断凭据,不一而足。然而,图文并茂,则是人们对于一种内涵优秀、插图精美图书的较评价和褒扬,成为出版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深受读书人的青睬,当属不争的事实。笔者不揣庸陋,略陈几点研究我国古籍插图的粗浅心得求教于方家。

  1 图象功用,非文能及

   寻根究底,文字原本从图象演变而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图文并重,“左图右史”一直为古之学者们所推崇。南宋郑樵《通志·图谱略·索象篇》云:“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图象作为一种世界性共同语言的交流传递媒介,既具有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价值,又具有客观性、直观性、证言性、写实性、易明性等特征。可以与文字相赐美,彼此独立存在;又可相映成趣,互为连释、补充和引申。自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法,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携带式伸缩木箱照相机,首开摄影艺术先河之前,绘画是人类记录历史场景,写貌人物形象,传递视觉信息的主体信道。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指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作用。我国古籍及史书中载有大量实例可作佐证:比如,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披露,“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于羽。’留侯亦云。”班固《汉书·苏武传》有“上思股肱之美,乃画图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官爵姓名”的记录;昭明太子萧统“历观文圃,泛览辞林。”在其编选的《文选·序》中如此评说:“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美终则谅发,图象则赞兴。”而刘晚修《旧唐书·阎立本传》弥:“立本虽有应务之才,而尤善画图,工于写真。《秦府十八学士图》,及贞观中《凌烟阁功臣图》,并立本之迹也,时人咸称之妙。”《秦府十八学士图》后佚,清朝初年还有人见过此图,称人物均为立像,神情生动。如许敬宗扭捏不安,苏世长脱头多须而矮胖丑陋,无不栩栩如生。赵尔巽主编《清史稿·曾国藩传》写道:“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同治十三年,薨于位,年六十二。百姓巷哭,绘像祀之。”

   以图为主,辅以必要文字说明,专门收录图象资料的工具称为图录或图谱。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吕大临编《考古图》,著录当时宫廷和私人所藏古代铜、玉器224件。每器均摹绘图形、款式,记录尺寸、容量、重量、出土地收藏处等,开创了古器物著录的体例。宋宣和五年(1123年)之后,王黼撰《宣和博古图》三十卷,著录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古代青铜器20类,839件,绘图翔实,考证精审。所定器名,多沿用至今。明嘉靖、万历间,王圻与其子王思义撰《三才图会》106卷,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 14门,每一事物,写其图象,加以说明。《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采摭浩博,亦有足资考核者,而务广贪多,见杂特甚。”明万历间,章涅辑类书《图书编》127卷,汇苹诸书之图,分经义、天文、地理、人道4类,以辅以图示,其中不少反映明代政治、社会情况;清戴震著《考工记图》2卷,对先秦古籍《考工记》中宫室、车舆、兵器、礼乐诸器,列图详释;清乾隆年间梁诗正等编《西清古鉴》40卷,著录清宫所藏古铜器1529件,皆摹绘其形制、款识。附《钱录》16卷,著录历代货币;之后,王杰等编《西清续鉴》甲编20卷,著录古铜器975件,又乙编20卷,著录古铜器910件。此外,尚有《宁寿鉴古》16卷,著录清宫所藏彝器600件,镜鉴101件。三书收录真伪杂糅。清代类似著名图录还有阮元编《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王昶汇纂《金石萃编》及吴大澂的《古玉图考》等。乾、嘉年间所刊《皇清职员图》是专门绘录外国来使和我国少数民族的人物图谱,由门庆安、徐溥、戴禹级、孙大儒4人绘画,形态生动,服饰精细。而流传甚广,从初编、增补,到一版再版几乎跨越整个清王朝的《芥子园画传》则是涵盖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等中国画各艺术门类的国画技 法图谱大全。图谱、图录无疑为人们按图索骥,查检有关历史背景具体事物的形象参考资料,提供了便捷。

   图书古时曾指地图和法令、户籍等文书。战国时,荆辆刺秦王“奉燕督亢地图以进,秦王拨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市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批图书珍藏于石渠阔。地图制作为列朝所重视,其中精晶有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和唐中叶贾耽的《海内华夷图》等。明嘉靖年间,罗洪先在元代朱思本所绘《舆地图》的基础上,增补修编成《广舆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本地图集。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八年(1708—1719年)编制的《皇舆全图》则是采用近代方法绘制的第一张中国全图。

   私章亦可称为图书。清云间派篆刻名家鞠履厚在乾隆年间所著《印文考略》云:“古人于图画书籍,皆有印以存识,遂称图书印。故今呼官印仍曰印,呼私印曰图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印章学专著是宋王厚之的《汉晋印章图谱》。

   综上所述,我们则可以理解古籍无图不成书的确切含义了。拙文探究论及的集中予以文字为主,捕以图象的古籍中之插图。从阅读功能上讲,文字叙述是诱导读者想象力来展开内容;而插图则是通过可视的形象,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并且加深对文字的理解。鲁迅先生曾在《南腔北调集》中精辟指出:“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学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下面,笔者试图以时间推移、朝代更迭为经,以图书的出版付榨为纬,来探索我国古籍插图演进之轨迹,难免挂一而漏万。

  2 图书并称,源远流长

   追本溯源,我国最早出现的书籍是写在竹简或木版上的,称作简册版牍。木牍相对于竹简来看方形的,常被用来绘制地图,故后世有版图之称。在竹简木牍流行同时,还出现了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缣书、素书、缯书等。1942年发现的战国时期楚国的绍书,上面有文字也有图画。叶德辉《书林清话》援引徐康《前尘梦影录》云:“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汉书·艺文志》论语家,有《孔子徒人图法》2卷,盖孔子弟子画像。武梁词石刻七十二弟子像,大抵皆其遗法。而《兵书略》所载各家兵法,均附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14卷。又注云:‘梁有《郊祀图》2卷,亡。’又载郑玄及后汉待中阮、谌等《三礼图》9卷。论语类有郭璞《尔雅图》10卷。又注云:‘梁有《尔雅图赞》2卷,郭璞撰。亡。’晋陶潛诗云“流观山海图”,(笔者注:古本《山海经》,附有插图,又称“山海图”,晋代郭璞曾为之作注,并写《山海经图赞》一卷。)是古书无不绘图者。顾自有刻版以来,惟《绘图列女传》尚存孤本。”叶德辉补充道:“而徐氏所未见者,有元大德本《绘图列女传》、元版《绘像搜神前后集》、明仇英《绘图列女传》、明顾鼎臣《状元图考》、《增编会真记》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大量插图本书籍。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秘书丞王俭上奏所撰《七志》,其中一志即为图谱,突破了刘歆《七略》收书不收图的旧例,原书已失传。南朝梁阮孝绪撰《七录》,收录图书62818种,44520卷,内篇有图77O卷,外篇有图100卷。原书已佚,仅有序目保存于《广弘明集》中。唐高宗庆元年(656年)由长孙无忌监修的30卷《隋书志》完成,附于《隋书》之后。内含《经籍志》4卷,为东汉至唐初古籍流传的总结性著作。《隋书·经籍志》将各项图书分为四部,直接注明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著录的插图本不下百种,尤以经部《孝经》,史部杂传、地理,干部天文、历数、医方等类为多。唐以前文字未刻印,插图本也均系写本,配图直接画于纸上。

   我国历史上关于雕版印刷最早的文字记载,是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一道调书中提到的“废像遗经,悉令雕版。”明胡应麟《少石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云:“余意隋世所雕,特浮屠经像,盖六朝崇奉释教致然,未及概雕他籍也。唐至中叶以后,始渐以其法雕刻诸书,至五代而行,至宋而盛,于今而极矣。”出自敦煌藏经窟、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上的扉页画《说法图》,据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幅木刻艺术品。版画墨色均匀,图形繁而不杂。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苏敬、长孙无忌等编纂《新修本草》,首次引进药物图谱,开创药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含正经20卷,药图25卷,图经了卷,目录2卷,遗憾的是药图、图经宋代后失传。唐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40卷,以唐代10道47镇分篇,每镇有图,列于篇首,可惜宋代后,插图亦亡侠。鲁迅先生在《木刻纪程·小引》中说过:“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

   宋代是我国印刷出版史上的重要时期,雕版印刷趋于普及,活宇印刷也在北宋中朝出现。官刻、私刻、坊刻均呈繁荣之势,盛况空前,而且制作考究。孙从添《藏书纪要》云:“若果南北宋刻本,纸质罗纹不同,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之矣。”因此,宋椠洛阳纸贵,深得藏书家的欢心。宋代版画除大量运用宗教经卷外,也散见于其他各类书籍。例如,开宝年间刻印的5000卷经史书籍如《毛诗》、《周礼》、《尚书》、《论语》、《荀子》、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等都有木刻插图相配。吴翚飞、黄松年等编《六经图》有插图309幅,被誉为“图象具精,字纸兼美”。宋庆历四年(1044年)经宋仁宗核定出版《武经总要》分前后2集,各20卷。其中营阵和武器两部分,附有大量插图,为探讨我国中近古时期军事学发展及物质文明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形象佐证。嘉佑八年(1063年)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刻《古列女传》有图123幅,“字体流动,绘图尤精”。宋元佑三年(1088年)天文学家、药学家苏颂组织制造水运仪象台,并著《新仪象法要》,阐释其结构和制造,描写了150余种机械零件,附图60多幅。书中5幅星图也是我国留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宋将作少监李诫奉敕编《营造法式》36卷,初修于熙宁中,元佑六年(1091年)成书。再修于绍圣四年,元符三年成书,崇宁二年(1102年)镂版颁行。分《法式》28卷,《图样》6卷,《看详》1卷,目录1卷。堪称我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宋国子监镂刻经、史外,最重医书,且听人购买。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医书插图最多。如《孙思邈芝草图》、《崔氏产鉴图》、《图经本草》、《证类本草》、《黄帝明堂灸经》、《铜人针灸图经》、《察病指南》等。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宋慈编撰插图本《洗冤集录》5卷,开创法医学。宋代农学昌明,涌现了《乐谱》(曾安止论水稻品种专著)、《菌谱》(陈玉仁著)、《桐谱》(陈翥著)、《耕织图》(楼王寿及刘松年均撰绘过)等以图文并举方式推广农业知识的书籍。南宋末年陈元靓编《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型的民间类书。胡道静在影印《元刻事林广记》前言中指出:“《事林广记》在各种古代类书中,是别树一帜的。它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包含着较多的市井状态和生活顾问的资料,二是开拓了类书负载插图的途径。”“真正有插图的类书其实是陈元靓创造的。《事林广记》中有谱表,有地图,但也有很多的形象与动作的插图,……尽管这些图绘刻甚粗,但还是有胜于无。”

   金代的平水是我国北方的刻书中心,不少插图本书籍从这里问世,诸如书轩陈氏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张谦刻《新刊图解校正地理新书》、姬家刻《四美图》、徐家刻《义勇武安王位》等。金熙宗完颜亶于金皇统八年(1148年)令平水刻工崔法珍在山西解州天宁寺开雕《大藏经》,直至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完成,共刻印佛典6000余卷。因1933年金刻《大藏经》在山西赵城县发现,故称《赵城藏>,经书每卷前都有扉画,线条生动,风格豪放。

   元代雕版印刷业进展长足,并开始出现彩色套印版画。在雕版印刷的《碛砂大藏经》、《妙法大藏经》等佛教经典中都有不少工整的版画。刊于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的无闻和尚所注《金刚经注》,用未墨套印。以黑色印经文,以红色印批注和插图,比欧洲第一部带色雕版书《梅因兹圣诗集》早170年。其他重要插图本有,元初中统四年(1263年)薛影石编《梓人遗制》绘图形象描述各种织机的结构、部件和名称;元皇庆二年(1313年)王帧编撰的《农书》刊行,全书重点部分《农器图谱》配有插图306幅,详释所列农业器具的来源、构造、演变、用法及优缺点;建安虞氏在至治年间(1321—1324)刊印《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全相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平话》、《全相秦并六国平话》、《全相续前汉书平话》、《全相三国志平话》等5种平话,每种3卷,上图下文。刻工为吴俊甫、黄叔安等人,画面有连贯性,可谓我国连环画的前身;元至顺元年(133O年)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总结多年宫廷饮膳经验,编就《饮膳正要》,倡导营养学和饮食卫生。全书附图168幅;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刘鉴写成《切韵指南》,共列16摄,24图;元至正元年(1341年)刊行的《敖氏金镜录》绘有36幅舌象图。

  The Study of Mustrations from Chinese Ancient Books(Part One)Zhao Daxiong

  (Zhejiang Library,Hanggzhou 310007)

  Abstract:There is much knowledge in illustrations from Chinese ancient books.The illustrations TRace back to ancienttimes,when Chinese PeopIe publish books with excellnt pictures and texts.Art of prints of the illustrations developed through

  the ages and did not reach the peak of perfection until the years of the Ming dynasth.The rich and precious cultural Iegacy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